“如果說第一個10年,是協會的初創期,那么接下來,要順應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新任務……”這是4月8日,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新任會長陳全訓對其任期工作所作的表示。
陳全訓認為,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標志是“四個力”,即資源控制力、市場影響力、技術引導力和文化感召力。
在此次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也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未來的工作提出了五點希望:一是希望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要引導行業轉變發展方式;二是希望協會致力于推動有色金屬的科技創新;三是協會要配合政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四是要為企業走出去戰略搭建橋梁;五是要加強協會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綜合服務水平。
新會長講有色新目標
據悉,此次會議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理事會的換屆大會,在此次大會上選舉出了以陳全訓為會長的新一屆理事會,新會長,新目標的模樣已被外界猜測很久。
陳全訓籍貫福建閩侯,1968年12月參加工作,197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在當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之前,為國務院參事(副部長級),同時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黨委書記。
“這次大會選舉我擔任第三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我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接過這個接力棒,我倍感責任重大。”陳全訓在會上表示。
陳全訓是一名工業戰線的老兵,大學畢業就到江南造船廠工作,后來在上海市委、國務院辦公廳和國資委等部門,一直從事宏觀經濟和工業管理工作。他曾到有色行業的許多企業工作過、調研過,與有色結下了深厚感情。
“他在來到協會工作以來,到過十幾個省市的有色企業調研,向不少老領導、專家學者以及有關單位的同志請教了對行業發展以及協會工作的建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陳會長來到協會就一心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事業四處奔波,積極調研。
為此,陳全訓介紹了今年協會的主要工作:一是將重點發揮專家智囊作用;二是發揮分會和會員的作用;三是要進一步提高工作的主動性。他表示,協會將醞釀成立專家委員會,建立全行業專家人才庫,在關系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上,經常性、制度性地向專家請教,匯集專家的集體智慧,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更高層次、更有水平的咨詢意見。
粗放式擴張亟待改變
去年,我國10種有色金屬產量為3135萬噸,產量已經連續9年居********,消費量連續8年居********。陳全訓指出,世界大部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控制在少數國家手里,大部分有色金屬價格操縱在幾家寡頭手里,大部分利潤留在少數跨國企業手里,大部分技術專利掌握在發達國家手里。我們付出沉重的資源、能源、環境代價之后,只能分到一小塊蛋糕。
他給與會代表算了一筆賬:“十一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投資年均增長32.7%,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9.4%,而利潤增長為18.2%,大大低于投資增長。初步測算,去年全行業銷售利潤率只有4.8%左右,和建國以來的10%差距很大;資產利潤率只有6%左右,與長期銀行貸款利率差不多,相當于給銀行打工。因此,他認為在為“十一五”期間,在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的同時,還要辯證地看待有色金屬產量第一大國地位。
他表示,國內有些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還不到國外的十分之一。這種粗放式擴張、作為資源大國反而受制于人的局面,亟待改變。目前,有色金屬部分品種產能過剩,但應用開發還不夠;中低端產品充足,但高端產品研發還不夠;市場競爭主體充足,但產業整合還不夠。
未來十年圖“破壁”
在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成立的10年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經歷了一個大發展時期,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與消費量已分別連續9年和8年********。面對這10年有色金屬工業來之不易的成績,陳全訓在會上難抑自己心中的驕傲之情。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十一五”期間,10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3.8%;規模以上企業生產6種精礦年均增長7.8%;氧化鋁年均增長27.7%。銅材產量年均增長15.0%,鋁材產量年均增長25.6%,鋁材產量年均增長25.0%。
但陳全訓也表示,目前國內大飛機、高速列車項目用到的高精度鋁材等關鍵材料,還需要進口。鋁合金材料有三四千個牌號,我國只能生產四五百個。因此,他希望在接下來的10年中要轉變過去粗放的發展方式,要將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
那么,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標志是什么?
陳全訓認為,可以從資源控制力、市場影響力、技術引導力、文化感召力等四方面考慮:一是提高資源控制力,加強資源勘探,推動再生金屬行業大發展,幫助企業“走出去”;二是提高市場影響力,培植大型跨國集團公司,拓展有色金屬應用市場;三是提高技術引導力,策劃重大科研項目突